Loading... # 你为什么要控制糖摄入 > 戒糖绝对不是不吃**碳水化合物**,也不是不吃**水果**。要戒的,是饮料和甜点中的**添加糖** - **游离糖**。 ### 糖有很多种类,从分子结构上来说可分为**单糖**和**双糖** - 单糖有一个糖分子,而且包括葡萄糖、半乳糖和果糖 - 双糖有两个糖分子,消费最广的双糖是蔗糖或砂糖 ### 进入我们的体内,会分为两种形态,一种**游离糖**另一种**内源性糖** - 游离糖是指厂商、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,以及蜂蜜、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- 内源性糖指完整水果和蔬菜中的糖。因为水果和蔬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,消化起来更为缓慢,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更长。 ###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(世界卫生组织,简称WHO) 建议人们控制的糖是所有种类的游离糖,不包括内源性糖。 ### 为什么应该控制糖分摄入,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: 1. **糖上瘾 (Sugar addiction)** 糖能够诱发大脑分泌多巴胺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,所以你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会想着 **来杯糖奖励一下自己**,这就是大脑对糖上瘾的一个表现,只是不像酒精、毒品那样极端。 不过与酒精、烟草不同,人们对糖的危害并不完全了解,因为饮料和糖果的包装上并不会标注**过度摄入糖分有害健康**,公益广告牌上也不会画上过量摄入糖分后充满脂肪的内脏。我们当然可以凭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继续饮酒、吸烟、摄入糖分,但大部分人其实都还不够了解它们带来的负面影响,也非常容易在受蒙蔽的状态下过量摄入。 2. **龋齿 (Dental caries)** 从小,长辈就告诉我们 **糖吃多了会蛀牙**,WHO 的研究也证明,有关游离糖影响龋齿的数据比影响其它非传染性疾病的多。 3. **不受控制的糖分摄入也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** 比如**肥胖**,先别觉得自己**四肢修长、算不上胖**,BMI 正常、体型苗条者也有可能内脏脂肪过高。中国在大家熟悉的 BMI(体质指数)分类中加了一个额外条件 —— 腰围切点,男性腰围超过 85 厘米、女性超过 80 厘米就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。  > 再比如**脂肪肝**、**心血管疾病**、**2 型糖尿病等各类疾病**。《中国脂肪肝治疗指南》显示,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达到 12.5% - 35.4% , 发病率已经排到了肝病的第一位。而且这个病症现在越来越年轻化和普遍化。 > 饮用过量的含糖饮料(也即摄入游离糖)可增加 2 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,而 2 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总数中占九成 4. **糖分摄入也会影响皮肤健康** 如果流经皮肤的血液中含有过多的糖分,这些多余的糖分就会附着在皮肤中负责弹性与紧致感的胶原蛋白上,形成一种名为**AGEs**的产物,破坏皮肤弹性并使**肤色暗沉**。**细纹**、**痤疮**、**色斑**等几大肌肤问题都与**糖化反应**的产物 **AGEs**有关。 > **AGEs****非酶糖基化** (NEG,也称**糖化**),是身体内一系列在酶催化条件下发生的、复杂的生化反应。也就是蛋白质和葡萄糖通过一系列氧化、重排、交联等过程,结合形成不可逆的非酶糖基化终产物 (AGEs)。而经过大量研究证实,AGEs 与诸多衰老相关的身体变化甚至疾病有关。  --- # 如何控制游离糖摄入量 > WHO 建议:个人的游离糖摄入应控制在 10% 以下。所提供的证据还显示,将游离糖摄入进一步降低到总能量摄入的 5% ,可能带来健康方面的其它好处。 完全不吃的状态自然是最健康的。但也是根本不可能的。每天摄取**游离糖(白糖、红糖、蜂蜜等)**的总量不超过**50g**,最好控制在**25g**以内。 ### 戒糖 Tips - **通过减糖提高自己对甜度的敏感度**。比如原来一杯豆浆要加10勺糖才能喝的下去,现在改为8勺,慢慢的改为5勺。 但这种减糖和把8分甜的奶茶换成3分甜的还是有区别的。毕竟市售的奶茶和饮料,含糖量最低也通常在10%以上。不然根本卖不出去。  - **设定较长的控糖周期**。糖分会导致**上瘾**就意味着控制糖分摄入一定是个不太容易的过程(如果你已经超量摄入了一段时间)。为了减少自己的抵触情绪,可以设定在一个较长的期间慢慢实现控糖。可以先以每周摄入的糖分量降低为目标,再循序渐进减少摄入量,最后接近或达到目标。 - **寻找游离糖的替代品** 水果中含有**果糖**,在咀嚼时也能得到感受到甜味带来的快乐 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,水果中含有的糖属于内源性糖,适量食用对健康不会有害。而且由于膳食纤维、维生素等等的存在,对健康还有别的益处。要注意的是:水果汁和水果是不同的。因为破壁机会打破细胞壁,那么糖就会从细胞壁中「游」出来,以游离糖的形式进入你的体内。 - **寻找别的快乐源泉** 运动、按摩、做具有创造性的事都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,如果能从别的事情中找到快乐,也许对糖分带来的快乐就不会那么依赖。 --- 引用:[如何合理控制糖分摄入](https://www.c0smx.com/archives/846/) 最后修改:2020 年 07 月 27 日 01 : 06 PM © 允许规范转载 赞赏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 ×Close 赞赏作者 扫一扫支付 支付宝支付 微信支付